2019年8月17日星期六

恆生指數 vs 個股走勢 (一)


當我們買入某些股票,好多時發覺大市上升的時候,股票不升,大市牛皮不跌的時候,持股就跌,大市輕微下跌,持股就更加大跌。其實這關乎持股的 Beta 值跟大市的關係,不過就算是指數成份股,不同時間也會有跟唔足的問題。

以我自己觀察,股票可以分為四類;指數股,基金愛股、當炒股、公用股或龍頭股,中型股,細價股及新股。本來公用股應該分開,但近年香港公用股基本上是基金愛股,所以走勢十分接近。

而市況也簡單可以分成四種;上升週期,大市上升之後在高位徘徊,下跌週期,大市下跌之後在低位徘徊。每個週期長短時間不一,幅度大小也不一定,而且大家互相重叠,要靠上面所提及的四種股票輪動來確認週期。

上升週期


  • 也是大市下跌之後在低位徘徊完結;
  • 初期指數股開始上升,有一浪高於一浪的趨勢;
  • 近年另一個特徵是卷商股跑先,之後是基金愛股、當炒股,還有保險股;
  • 到大家也覺得之前的跌市已經完結,其實大市可能已經反彈了跌幅的一半;
  • 中間可能有回調,但大部份股票也能夠再破頂;
  • 投資者開始找尋落後股或二線股,中型股也開始上升;
  • 新股 IPO 開始增多;
  • 大市成交開始增多;
  • 大市對好消息反應大,壞消息反應少或冇反應;
  • 通常上升週期中小型股的升幅有限,更甚是在這段期間還繼續下跌,因為投資者把資金追逐上升的當炒股。

大市上升之後在高位徘徊


  • 因為上升週期有很多回調浪,回調之後可以再破頂上升,所以這階段是比較難發現;
  • 指數破新高,開始有牛三言論;
  • 指數破頂但個別指數股不再破頂;
  • 上升週期初上升的扳塊、行業已經開始見頂回落;
  • 基金股持續破位,中型股開始追落後急升;
  • 新股市場熾熱,大幅超額認購,抽新股成為眾人話題;
  • 上市公司開始集資、配股等動作,而股價不跌反升;
  • 成交開始減少,但偶然大成交破頂,股股評人普遍認為是利好後市;
  • 坊間股神出現;
  • 最後藍燈籠及小型股也爆上;
  • 市場波幅開始收窄;
  • 通常時間三至六個月不等,很多股票在高位開始派貨;
  • 這期間是所有週期最危險的時間,因為大部份人憧憬後市會再上升,回調時不斷加倉。又因為這段時間持續多月,很多散户也會忍不住入貨,尤其是之前錯過了升浪或太早沽出而持有大量現金。但這段時間入市的,除非有盈利馬上沽出, 基本上到了下跌週期,九成是輸錢的。

下跌週期


  • 跟大市上升之後在高位徘徊後期重叠;
  • 通常三個月或一季指數沒有再破頂,而很多股票高位已見,即回調反彈時,沒有再破頂,下跌浪便開始;
  • 技術形態是尖頂(細價股)、雙頂(中型股)或頭肩頂(大價股);
  • 可能有很多高位大成交出現,最後一擊;
  • 新股市場散户開始蝕錢,而這段期間有巨無霸新股上市;
  • 市場波幅增加,大升、大跌的日子增多;
  • 開始大市升,持股不升,大市跌,持股大跌的階段;
  • 下跌週期開如,持股未下跌,不要期望可以安全度過,要來的遲早會來;
  • 大跌市成交大,升市成交細;
  • 大市對壞消息反應大,好消息反應少或高開低走;
  • 開始是細價股,中型股,指數股輪流下跌,到最強的基金股、公用股及跌幅少的指數股也跌到合理水平,跌浪才可能完結。

大市下跌之後在低位徘徊


  • 成交開始縮減,波幅收窄;
  • 先跌的指數股開始不再下跌,跌幅少的指數股追跌;
  • 指數或繼續破底,但大部份股票沒有再破底;
  • 大衆不再談股票,也沒有興趣博反彈;
  • 股評人一致看淡,股災、再跌一萬點的言論紛紛出現;
  • 網上留言區,留言寥寥可數;
  • 新股市場,水靜河飛;
  • 通常三至六個月沒有再破底,或出現高低腳便有可能見底;
  • 開始對壞消息免疫,應跌不跌;
  • 這時期買入股票長遠計是所有週期最安全;
  • 最先反彈的股票是指數股中的基金愛股,通常這些股票是最後下跌,而最先反彈;
  • 開始跟上升週期初期特徵重疊。

以上只是一些很粗淺的觀察,但覺得比起數浪或估計指數升跌應該更有參考價值。

如果發現以上現象有些改變了,這篇文章應該會不定期 update,而網友如有不同的觀察也可提供。

那麼大家可以想想現在的市況,又處於什麼週期呢?

2 則留言:

  1. 無忌兄,
    我覺得反而下跌那刻才最危險,因為之前見過高位。心想,而家跌左,好平喎。
    我自己2008年高位11蚊買3328交通銀行,之後跌到9蚊又溝貨。到現在11年後,交行都未上過9蚊。
    而家一直冇理佢,放埋一邊收息算。

    有時我會覺得散戶好像是魚,大戶就是魚夫。捕魚是一個循環,年復年。
    1. 等足夠的魚(等之前輸錢的散戶,回復元氣,或等新血加入,可能幾年)
    2. 放魚餌(炒高某些股)
    3. 等魚游過來(等散戶留意,買入被炒高的股票)
    4. 魚和告訴其他魚,那裡有魚餌食。(再炒高那些股,讓一小部散戶賺錢)
    5. 等多些魚游過來(再三炒高那些股票,等多些散戶和新聞留意)
    6. 收網捕魚(將炒高的股票高價賣給散戶)
    7. 開船回家(大戶將賺到的錢帶回家,享受幾年自在的生活)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一篇文章是講大市,要分清楚跟個股走勢是 類似但不完全相同。而跌市週期初期同高位徘徊後期是重叠的。

      為什麼說高位徘徊是最危險而不是跌市週期。因為跌市週期通常很急、很快,接飛刀通常注碼也不會太大,而很多時買入股票後馬上輸錢,因為害怕再下跌加注也會很小心。

      但大市上升之後在高位徘徊,很多人以為大市會再升,而時間上又持續多月,有時間慢慢入貨,很多人便會在這時候滿倉,之後下跌殺傷力便很大。

      至於如果在下跌週期中ˋ後期接了飛刀,如果股票不是太爛,很多時當上升週期後期也可以返家鄉。

      你説的 3328,可參考股價大升之後幾篇文章,可能畀到答案你。

      你講的捉魚現象是對的,但怎樣將這現象化到行動上,就係你個人的功課了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