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19日星期五

儲蓄資產的想法


曾經讀過一篇文章,那位 blogger 説他很喜歡儲資產,所以股票他只買不賣。 這方法成效怎樣,當然視乎所選擇的股票。但通常能夠長買長升的股票只有很少數,例如 700 騰訊控股,其餘可能 10 隻手指數得哂。而且要係 10 年前大約 2000 隻股票入面找到,不是不可能,但運氣成份一定佔更多數,因此要在下一個 10 年複製相同經驗去投資另一隻長買長升的股票,成功率是很低的。

因此我用了一個折衷方法叫零成本儲蓄資産,大慨方法飛鳥兄偉哥也有提過類似操作。當買入股票後,不會只買不賣,而是要適量、適時止賺,把成本降低。如果股價上升了一倍便估出一半,如果升了 50%,沽出 2/3 便可以令到餘下的持股是零成本。拿回的本金可以等股價回調再買入,不斷重覆操作便可以令到資産增加。

心理上,零成本的股票長揸壓力(怕下跌,帳面盈利化為烏有)或沽出獲利的誘因大大減少,因比更有持貨能力。不過大多數用這方法儲蓄的股票,當短時間上升了 50% 或一倍之後,再大幅上升的機率其實比較低,除非業績可以跟升幅相對應。以大部分香港股票,通常是大升過後持續牛皮或更甚是跌回之前的起步位。

另一個重點,如果選股上棟選高息股或有期權的股票,收到的股息及期權金再投入可以加快儲蓄資産。而且儲蓄了的資産可提供現金流,加快實現財務自由。這是其中一個原因組合選股有一部份選擇有期權的股票來收息,而這方面的操作相對比較少人硏究。當然有期權的股票多數是指數成份股,波幅比較大,買入賣出的時機要求高一些。

大部份收息的投資者會選擇比較穩定的股票,例如共用股及 Reits 。但只靠股息及投入新資金儲蓄資産,可能相對較慢。 因此也衍生了大額借錢投資來增加累積資產速度,但個人不太贊同這做法。

又或者有投資者會覺得一隻大升的股票賣走了一半或三分二,剩下的只是很少部分。如果股價再大升,咪賺少了好多?而且這樣操作,股票不夠集中、太分散會影響了回報?如果回報以股價上升作重點,答案是肯定的。但如果回報以每年能夠收到的股息作重點,只要每一隻股票也有四厘以上股息,組合無論是一隻股票或是一百隻股票給到的總回報也是四厘,所以組合股票的多少就不太是一個考慮了。

因此就算是零成本的資産,也不會放埋一邊唔理。當股票股息回報低過四厘或估值太貴,便是要考慮全部沽出的時候。

組合裏有一隻股票雖然買得少,但升得最多,合符以上條件就先止賺了。

10 則留言:

  1. 無忌兄呢個懶人包一次過總結各家投資心法,正!!

    其實最重要了解自己多d,知道自己買股嘅目的為乜,然後選擇合適嘅心法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對,投資方法多不勝數,只是分享下自己的做法,給大家參考下。

      刪除
  2. 多謝無忌兄分享,又上了寶貴的一課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高興認識斷先生,mark 了你的 blog。

      刪除
  3. 香港房產還是比股票增值的快🤣

    每個區域都不同,股票市場風險還是挺大,普通人利用股票達成第一桶金少之又少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香港房產是一個異數,股票市場最大問題係初時要比好多學費,學習堅持下去慢慢才有收成。

      刪除
  4. 可以收回已投入成本,又可以減少繼續持貨的機會成本,心理上其實真的會好過一點,能夠把已套回的資源投入更具值搏率的投資項目就是了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不過始終有機會沽升淚,記住賣仔莫摸頭。

      刪除
  5. 其實香港股市我個人覺得系 只要唔好系成交旺既時候入市 例如每日成交維持1500-2000幾億
    而且股票處於合理價位,恆指市盈率維持在10左右已經可以慢慢分注入市.
    去到成交額創新高,股價上升到較貴,我都覺得其實可以放緊d走.所以我都頗認同無忌兄

    不過而家既股市市盈率都幾合理,但系多隻股票,例如港鐵 領展 港交所 我個人覺得佢地偏貴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比較在意個股的走勢,多個市況或恒指的高低。不過高位大成交當然是一個 indication。

      刪除